帶好一百個員工,不如帶出一個班組長
班組長“亦官亦民”雙重角色的真實解讀及其體系化培養
《如何帶好班組長》課程要點:
班組長——“亦官亦民”的雙重角色解讀
選拔班組長的誤區
如何成體系、有方法地培育班組長
培養班組長是車間主任的第一要務
車間主任給班組長授權的四個階段
班組長能夠使用的工具和方法
班組長發揮作用的制度保障
班組長的全面成長
為什么學習《如何帶好班組長》課程講座
帶好一百個學員不如帶出一個班組長。
從這個意義上說,這不是一門“純”人力資源方面的課程,它是寫給那些帶著班組長干活的人們的,
也就是說,他們比班組長“官”大,但同時也在現場進行管理,比如工段長、車間主任、生產廠長等。
在生產一線,常常聽到他們關于這方面的抱怨,因為班組長不得力,把他們累得夠嗆。
但對于如何帶好班組長,卻又不知從何處著手。
培訓?這固然是一種方式,但也僅僅是一種方式,關鍵還得自己帶。
回想歷史,當年毛澤東主席在井岡山根據地初創時期,非常英明的一招就是帶出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基層指揮員。
他老人家有一句名言:我毛澤東喜歡槍,但是一輩子不摸槍。就是這么一位一輩子不曾打槍的人,卻帶出了一批共和國的將帥。
古語說“猛將拔于卒武”,那么如何從“卒武”中發現將才,繼而教會他們帶兵打仗?
我想:對這個話題,那些單純研究人力資源的人,恐怕也會顯得缺乏底氣,因為他們不懂、起碼是不太懂現場管理,
或者說讓沒有打過仗的人挑選能打仗的人,有點難為他們。
因為,這首先應該是領兵打仗的人的事。但是怎么帶,這里又有一些人力資源的規矩,
那么本課程就著重從選拔、培養、管理、考核諸程序,以及如何調動班組長積極性的工作藝術著手,
兼顧人力資源理論及生產現場實際,結合案例來和這些朋友談談怎么帶這些“小官”,
帶好了,不僅自己輕松,而且還可能會帶出一批未來的車間主任甚至管生產